浙江风采网

浙江风采网浙江风采网注册网浙江风采网规则

浙江风采网注册网|在线用户注册首页登录平台

发布时间:2021-08-13浏览次数:688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是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中很特殊的一个,因为它是中国人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它融合传统儒家的“秋尝”祭礼、《周易》阴阳消长的宇宙观、道教的三官信仰以及佛教的盂兰盆会等内容,是中国孝道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现实例证。

  中元节同时具备儒、释、道三家的历史渊源。

  按照儒家的礼制,秋天要对祖先进行秋尝之祭。所谓“尝”,是指请祖先品尝当年秋天成熟的新鲜粮食谷物。这既有对祖先庇佑丰收的感激,也有以不敢独享食物的举动向祖先表示的敬意。中元节所在的农历七月正属秋季,因此,如果要追溯中元节最早的源头,大概就是秋尝祭礼了。

  同时,农历七月十五在儒家的易学中同样有着特殊含义。汉代儒家通过对《周易》“阴阳”思想的研究,提出“消息卦”说。“消”即减弱,“息”即增长,“消息”即指阴阳二气在一年之中的消长变化。汉代的经学家按照这一原则,在《周易》中找出12个特殊的卦,其中代表农历七月的是否卦。否卦的卦爻排列恰好是乾卦在上、坤卦在下,乾卦为三个阳爻、坤卦为三个阴爻。这代表农历七月刚好处在阴阳二气均分的位置,是一年中阴阳平衡的节点;同时,它又是阴盛阳衰的起点——是阴气超过阳气的开端。而十五日恰好是农历七月的正中,因此,七月十五就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变化趋势逆转的最中心点,从此之后,阴气渐盛、阳气渐衰。在古人的观念中,逝去的亲人已经去了阴间。因此,在农历七月十五阴阳变化的中心点祭祀亲人,可谓“恰逢其时”。

  随着东汉以来道教的发展,中国人又产生了“三官大帝”的信仰。三官大帝分别为天官大帝(赐福)、地官大帝(赦罪)、水官大帝(解厄),其中地官大帝的诞辰即为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中元节之名也正源于此。因此,随着道教三官信仰的加入,农历七月十五的祭祀活动又有了为逝去先人祈福赦罪、使其能够安居地下的含义。

  佛教有结夏安居的传统,即在夏季雨季到来,草木、昆虫繁殖最盛的时候,僧人们要一直聚居不出,专心修学。这一习俗传至中国后,按照中国的气候特点,结夏安居的结束时间刚好也是农历七月十五。进而,这一习俗又与佛教的另一传说“目连救母”融合,于是就有了超度逝去亲人的农历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从中元节的历史演变来看,它既有本土儒道的文化、宗教渊源,同时也融合了佛教的相关内容,并在长期的民间传播中,最终演变成一个以悼念、追思、祭祀、救度逝去亲人为主要内容,融合三教的民俗节日。

  兼通天人的孝道文化

  渊源复杂的中元节是中国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核心内容是对逝去亲人、尤其是父母的悼念。

浙江风采网注册网

  孝道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是中国人的传统宗族观念。

  《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对个体的人的理解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前提的。在古代先哲看来,人必须在对自身诞生过程的探索中才能理解自身。人们将对自身的定义自然而然地追溯到整个家族,更直观地说,每个人的存在都根源于父母。由此,“孝”就获得了坚实的基础。它不仅是对父母的朴素自然情感以及一系列行为规范,而且是在对父母的真情流露中,对生而为人的我们自身的最大肯定。可以说,孝的本质,其实就是人的本质,中国人是在孝的实践中成为自身的。也正因此,所谓的孝,在骨子里体现着一种对自己生命的责任。《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从中可见,一方面,人们对孝的理解是在孝的实践过程——行孝中完成的;另一方面,孝作为一种伦理准则,以人对自身人格、事业的成就为最终指向。

  孝在中国文化中还具有一种浓厚的超越性意味。《孝经》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在古人的观念中,孝既是“天地”即宇宙运行规律的一部分,又是“民”即人的行为准则。孝道文化的伦理性与超越性,在中元节这一民俗节日中得到充分体现。从其伦理性而言,人们理应对自己的父母尽孝;从其超越性而言,人们与父母之间的伦理关系超越于现实之上,这种由上天赋予的联系并不会因为生命的有限性而受到破坏。

  贯通神人的宗教观念

  中元节除了是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体现着中国人传统的宗教观念。

  作为一个悼念逝去亲人的节日,中元节的设立本身就是中国人宗教观念的最好注脚。对古人而言,其一生所参与的宗教活动,几乎都与伦理相关,悼念、祭祀逝去的亲人,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也正因此,才使得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中充满着一种人伦日用的温情。

  中国人最普遍的崇拜、祭祀对象,是自己的父母、长辈、祖先。哪怕是那些真正的“神灵”,也会被中国人千方百计地解释为“父母”“家长”之类。如《尚书·泰誓》说“惟天地万物父母”;《周易·说卦传》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旧时的中国人几乎家家供奉“灶王爷”,且称之为“一家之主”;至今,人们的口头语中,也还有“老天爷”一词。在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中,所谓鬼神,其实是人们伦理关系的延伸与升华。鬼神、神灵除了是需要敬畏、崇拜的对象,更是我们的“父母”“亲人”“祖先”。事实上,中元节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影响下,才诞生并演变至今。

  从强调“神”“人”不同的角度来看,必须有专门的礼仪对待。由此形成了专门的“祭礼”,强调宗教祭祀行为与日常生活区分开。如《礼记》中说,夏朝人祭祀主要依靠煮熟祭品后散发的热气沟通神灵,商朝人祭祀依靠音乐,周朝人祭祀依靠酒的香气。从中元节的节日习俗来看,供奉祭品显然属于以香气祭祀的变形、烧化纸钱金帛则脱胎于以热气(烟气)祭祀,至于放河灯、放焰口等习俗,则几乎不会出现在日常生活的仪式、行为中。因此,中元节的种种习俗,实质上是在中国人“神人有别”观念影响下的产物。

  中元节这一古老的传统节日,如今已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传统过出新味道。

  重庆市丰都县将于8月30日举办2023年丰都中元节活动,内容涵盖“名山祭祖、城隍出巡、祭祖大典、冥烟寄思、万人放灯”五大仪式。据了解,该活动将放飞12个直径1.5米的“祈福灯”,另有1万盏“祈福灯”沿江岸线腾空,200架无人机孔明灯联动表演,将美好的愿望升华为璀璨的灯光,让参与者感受中国孝、善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香港特区,潮人盂兰胜会又称“盂兰节”“中元节”“鬼节”“麻谷节”或“七月半”,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旅居香港的潮汕人举办盂兰胜会,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整个香港较隆重及大规模的民俗活动。2010年5月,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的传统民俗“资源河灯节”源起于资江水道的航运,由中元节而来,是祭祀先祖的一种仪式,也是对遇难河工、水手、放排工的独特悼念行为。放河灯包含祭祖、制灯、放灯、许愿等一系列活动,既有中元节的民俗特点,又融合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特征。2014年,中元节(资源河灯节)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元节前夕,广西桂林资源县资江灯谷万人祈福共同漂放河灯,再现“万盏河灯漂资江”奇观,花样繁多的大小河灯交相辉映,带着祝福点亮资源山城之夜。(中新社记者 杨宗盛 摄)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鄂嘉镇都会举行中元节活动,在群众自发组织笙歌传唱、自娱自乐的基础上,增加文艺演出、赛歌会,以及打陀螺、磨担秋表演等,促进了当地民间歌舞乐的传承、保护、发展。2019年10月,鄂嘉七月十五中元节被列入州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面对这个踏着秋风而来的节日,我们不仅要记住它本来的样貌,更应将其中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融入生活,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适应时代发展,让保留传统文化根脉的节日别具风采。

  (本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报》2023年8月29日。)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监制 | 杨新华 肖静芳

浙江风采网注册网

  统筹 | 康坤全 刘佳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丛伟)

  儒风鲁韵,化作新风滋养文明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曲阜考察孔府和孔子研究院,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方向。

  作为千年古城、孔子故里、儒学之乡,曲阜由此开启传承文脉、融汇古今的生动实践。

  新老“三孔”交相辉映

  历经岁月洗礼,孔庙孔府孔林“老三孔”风采依旧。勇于固本开新,以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和尼山圣境为代表的“新三孔”绽放新魅力。

  正值暑期,拥有70万件文物的孔子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一天2万多人次令十余位讲解员忙得顾不上吃饭。7月6日,来自北京的林先生带着三个女儿一大早赶到孔子博物馆,体验石刻拓印和创意《论语》描红,“让孩子们实地感受孔子的伟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成长非常重要。”

浙江风采网注册网

  在尼山圣境,融合了声光电的大型实景演出《金声玉振》生动刻画了一位普通人在儒家思想和礼乐文化熏陶中由凡入圣的人生经历,令观众感悟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仅今年上半年参观‘三孔’游客就超过300万,其中许多是研学游。‘三孔’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研学游重要目的地。”曲阜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徐益说。

  研学成为深度学习体验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目前,曲阜各类研学旅游基地达到30多家,每年仅接待研学游学生就超过30万人次。

  新老“三孔”,古今贯通、彼此辉映,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写照。

  优秀传统文化资政育人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论语》中这句名言,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7月5日,站在孔府内宅《戒贪图》旁,曲阜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教师李斌娓娓道来。“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官者抛弃贪利之心,方能做表率、得民心、治家国……”数十名党政领导干部若有所思,频频点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曲阜时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干部为政之德”为主题的曲阜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应运而生。

浙江风采网注册网

  “我们依托‘三孔’、周公庙、孔子研究院等打造了16处现场教学点,讲述儒家学习、廉政等思想精髓,让学员在文物遗存面前直接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修身立德和治国理政的智慧。如今已有近10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在此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曲阜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副主任李昊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孔子研究院考察时,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总书记饶有兴趣地拿起来:“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近年来,作为专门研究儒家思想的学术机构,孔子研究院聚焦“论语学研究”“中华礼乐文明研究”“《孔子家语》研究”等学术专题,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编纂出版各类学术著作100余部。特别是由儒学大家领衔的“翻译中国”项目,为世界了解儒学、中国对外讲述儒学提供了跨文化阐释哲学术语工具书,产生了广泛国际影响力。

  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刘续兵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当代儒学研究者一方面勇攀学术高峰,在世界儒学研究和传播中始终保持话语权,一方面把论文写到大地上,把学问做到群众心坎里,研究院打造的新媒体产品《跟着孔子去游学》《正本清源说孔子》《儒家故事》等,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读者。

  汲取传统滋养文明新风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以文化人、以德润身。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曲阜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充分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滋润人心、滋养文明,向上向善的力量更加充沛。

  “老大张万仁,老二张万义,我家几个兄弟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就是‘仁义礼智信’。”在曲阜小雪街道武家村的家风展览室里,村民张万安指着墙上的全家福介绍,老辈们用起名这种质朴的方式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也延续着张家的家风。

  “平凡、勤俭、朴实、孝顺、厚道、真实”,现在张家还在用这样的家训教育着自己的子孙后代,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勤俭持家、忠厚做人的品格不能丢。

  晒家风、亮家训。曲阜47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普遍建起家风展览室,并组织志愿者挨家挨户听故事、做总结,把一个个家风家训汇集成册,涵养文明乡风。

  “礼之用,和为贵。”在曲阜,提起“和为贵”调解中心,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小到邻里纠纷、夫妻拌嘴,大到购房纠纷、工资纠纷,什么纠纷都能调解。遍布曲阜城乡的483家“和为贵”调解室,汲取传统文化中“和为贵”“无讼”等思想精华,把调解工作做在矛盾纠纷激化之前。

  目前,全市“和为贵”调解室共调解案件7200余件,调解成功率98.5%以上,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能调则不诉”的工作目标。“实践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社会治理能力的宝贵资源。”曲阜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韩广红说。

  “曲阜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按照‘两个结合’的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交出曲阜答卷。”曲阜市委书记李丽信心满满。

  人民日报客户端 张贺 肖家鑫

  统筹:刘维涛 张贺

服务预约
浙江风采网地图

高要区东洲区永春县顺昌县石棉县原阳县宣威市方正县祁县余江区东营区南江县石泉县邹城市河津市奉化区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涵江区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弋江区